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事业单位招聘 - 湖北 - 正文
2011年武汉市事业单位招聘报考指南
来源:武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 2011-2-21 9:24:09 【字体:小 大】

 

2011年武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考指南

 

 

 

1.    2011年武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总体情况如何?

答: 2011年全市315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548人。其中市直属120家事业单位招聘681人,区直属195家事业单位招聘867人。

 

2.    哪些媒体可以查询招聘信息?报名网站是什么?

答:报考人员可通过通过中国武汉政府门户网站(www.wuhan.gov.cn)、武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网(www.wh12333.gov.cn)、武汉人事人才网(www.whrsj.gov.cn)、武汉人事考试网(www.whptc.org)、武汉人才网(www.job98.com)、武汉毕业生就业网(www.whbys.gov.cn)、长江网(www.cjn.cn)查询招聘公告及职位信息。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电视台等媒体也将发布相关信息。

武汉人事考试网是此次招聘的报名网站。报考人员可在该网站查询招聘工作完整信息,任何与之不一致信息,以武汉人事考试网公布信息为准。

 

3.   2011年武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步骤和时间大致怎样安排?

答:(1221日发布招聘公告;

22228302281200网上报名;

32228302281200查询审查结果;

43383072400网上报名确认及缴费

3日、4日、7830-1130200-1700办理现场确认);

5316830192400网上打印准考证;

6320日笔试;

74月初查询笔试成绩;

84月至5月进行面试、体检、考核、公示;

96月办理岗位认定登记及聘用手续。

 

4.    招聘对象有哪些?

答:(一)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定向生、委培生除外),2009年、2010年毕业尚未就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以及武汉地区高校自学考试、成人教育武汉生源毕业生;少数特殊行业,经批准,条件可放宽至普通中专武汉生源毕业生。

(二)符合应聘条件和岗位要求的社会各类人员。需从外地调入的应聘人员须符合武汉市人才引进条件(本科学历且具中级职称)。

具体对象以《2011年武汉市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和《2011年武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一览表》为准。

 

5.    留学回国人员能否报考?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答:符合条件的留学回国人员可以报考,除提供《2011年武汉市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和《2011年武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一览表》中规定材料外,还需提供国家教育部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6.    取得军校学历证书的人员能否报考?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答:在军校取得学历的非现役人员,学历经省教育厅认可的,可以报考。

 

7.    毕业生是否受生源地限制?

答:生源地一般指高中(或初中)户籍所在地。

1)普通高校毕业生报考,不受生源地限制;

2)武汉地区高校自学考试、成人教育毕业生,须武汉生源;

3)市、区教育局所属中小学教师岗位生源地问题,按岗位条件和教育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8.    如何判断往届毕业生是否就业?

答:20092010年毕业、未办理就业手续者视为往届未就业毕业生,判断标准:一是由省级毕业生就业部门签发的报到证,二是由教育部门(或学校)制发的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推荐表)。办理过就业手续者称为社会人才。

 

9.    如何界定社会人才?

答:2008年及以前毕业的人员和20092010年毕业已办理过就业手续的高校毕业生,统称为社会人才。

参加省教育厅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在农村乡镇及以下学校3年服务期满的毕业生(“资教生”)可将毕业时间推移3年。

 

10.            报考人员的年龄如何计算?

答:年龄计算的截止日期为201111日(如年龄要求30岁,则为198011日以后出生的人员)。具体年龄要求请参见《2011年度武汉市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一览表》。

 

11.            能否跨专业报考?

答:不能跨专业报考。资格审核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具体组织,相近专业报考以其解释为准。

 

12.            报考人员对岗位要求的专业、学历、学位、资格等条件需咨询,应通过何种途径?

答:请报考人员直接与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联系。咨询电话详见《2011年武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一览表》、《2011年武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咨询、投诉电话一览表》。

 

13.            填写报考申请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1)报考人员填写的报名信息必须真实、有效;

2)身份证号必须与考试时所持身份证的号码一致;

3)报名系统自动生成的报名序号,必须保留;

4)报考教师、医生等岗位,填写职称、职(执、从)业资格时,注意标明学科、学段、执业范围等信息。

 

14.            中小学教师的招聘条件有哪些?

答:报考市、区教育局所属中学教师岗位须符合下列条件:(1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2010年(远城区含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未就业毕业生,2011年武汉地区高校本科毕业的自学考试、成人教育武汉生源毕业生;(2)具有相应教师资格;(3)计算机二级水平(理科类)或课程考试合格(文科类);(4)普通话水平二级乙等及以上;(5)取得学士学位,具有省级派遣资格;(6)岗位要求的其它条件。

报考市、区教育局所属小学教师岗位须符合下列条件:(1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专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专科学历须为师范类专业、武汉市生源),2010年(远城区含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未就业毕业生(专科学历须师范类专业、武汉市生源),往届小学教育专业专科毕业的武汉市生源应聘人员;(2)远城区小学教师岗位对专科学历者一般招聘本城区生源、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3)本科及以上学历者,须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4)具有相应教师资格;(5)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计算机二级水平(理科类)或课程考试合格(文科类);(6)普通话水平二级乙等及以上;(7)本科及以上学历报名者,须具有省级派遣资格;(8)岗位要求的其它条件。

武汉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处咨询电话:65608497

 

15.            对教师资格证书有何要求?

答:根据《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有关规定,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依法取得教师资格。报考市、区教育局所属学校须满足以下条件:(12010年及以前届别毕业生、在职教师和其他社会人才,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2)应届非师范类毕业生,须取得全省教师资格教育学、心理学考核合格证方可报考,待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后办理派遣手续;(3)尚未认定教师资格的应届师范类毕业生可先行报考,待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后办理派遣手续。高校教师资格详见各招聘单位规定。

 

16.            报考人员是否可以改报其他岗位?

答:审查通过的,不能改报。报考申请尚未审查或未通过审查的,在2281200以前,可以改报其他职位。

 

17.            哪些人员可申请减免考务费?

答:(1)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家庭和农村绝对贫困家庭的报考人员。

2)具有博士学历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报考人员,招聘单位提出免笔试意见的。

 

18.            免笔试的对象有哪些?

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的博士学历学位应聘人员,招聘单位提出免笔试意见的,可以免笔试。

 

19.            哪些报考人员须进行现场确认?

答:以下四类人员在网上报名并通过应聘申请审查后,须进行现场确认,其他报考人员一律在网上确认:

(一)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家庭和农村绝对贫困家庭应聘人员;

(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的博士学历学位应聘人员;

(三)在武汉市服务期满2年且考核合格的支教、支农、支医、扶贫(“三支一扶”)应聘人员;

(四)在武汉市聘用期满2年且考核称职的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生”)。

 

20.            可否由他人代替进行现场报名确认?

答:现场报名确认必须由本人办理,不能由他人代办。

 

21.            如何办理现场报名确认?

答:拟办理减免考务费、免笔试或优惠加分手续的报考人员,请201133日、4日、7日(上午8301130;下午2001700)携带相关证明材料在武汉市人事考试中心办理。逾期未办理现场报名确认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报名。

武汉市人事考试中心地址:武汉市江岸区黄孝河路5号(市内乘坐608716724597524808553等线路公交车到黄孝河路或三眼桥路站)。

 

22.            办理现场报名确认须携带哪些材料?

答:现场报名确认时,报考者本人应携带如下证明材料:

办理减免考务费的人员须提供如下证明材料:《武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表》一式两份(须电子版,手填无效,报名系统自动生成);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家庭应聘人员,其家庭所在地的县(区、市)民政部门出具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证明和低保证(原件及复印件);农村绝对贫困家庭的应聘人员,其家庭所在地的县(区、市)扶贫办(部门)出具的特困证明和特困家庭基本情况档案卡(原件及复印件)。

办理免笔试手续的高层次人才须提供如下证明材料:《武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表》一式三份(须电子版,手填无效,报名系统自动生成),招聘单位及主管部门签写“同意免笔试”并加盖公章);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往届博士提供学历学位证书,应届博士提供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办理“三支一扶”加分的人员须提供如下材料:《武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表》一份(武汉人事考试网报名系统生成的电子表格,手填无效);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服务所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具的证明(原件)或《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办理“选聘生”加分的人员须提供如下材料:《武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表》一份(武汉人事考试网报名系统生成的电子表格,手填无效);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聘用所在区组织部出具的证明(原件)、《武汉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聘任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23.            若笔试报名人数比例未达到13比例,如何处理?

答:一般情况下,取消该岗位,由招聘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及时通知报考人员,报考人员到武汉市人事考试中心办理退费手续。

 

24.            身份证遗失了或处于新旧身份证办理期间怎么办?

答:笔试时考生需同时持有准考证和身份证原件,凡无准考证和身份证原件者,一律不许进入考场参加考试。

无法提供身份证原件者需到公安部门补办临时身份证或由公安部门出具身份证明材料(带照片)。考试时按要求向监考人员出示该证明材料。

 

25.            笔试主要考查哪些内容?

答:笔试考试科目分为《公共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两门。《公共基础知识》为各类考生通考科目,包括法律、政治、历史、经济、管理、科技及阅读理解等基础知识。其中,教育类岗位《公共基础知识》含教育学、心理学、教师法相关知识。卫生类岗位《公共基础知识》含卫生法规。

《专业知识》考核招聘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测试内容在《2011年武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一览表》公布。

 

26.            面试主要考查哪些内容?

面试一般采取结构化面试,以现场答辩或专业测评的方式测试应试者对报考岗位的适应程度,主要考察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以及语言表达、综合分析、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

 

27.            笔试、面试有没有复习教材或培训班?

答:笔试、面试重在考察应聘人员平时积累和综合素质,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培训班。任何假借本次考试名义举办的辅导班、辅导网站或发行出版物、上网卡等,均与本次考试无关,敬请广大报考者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

 

28.            市、区所属教育局所属岗位的面试入围比例、及格线如何确定?

答:中心城区(含市教育局直属中小学校)按中心城区学段、学科总岗位招聘人数的14统一划定及格线,远城区按各区学段、学科岗位招聘人数的14划定及格线。

由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商区教育局对及格线上人员予以资格复审,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14比例确定面试人员。中心城区岗位面试人数比例不足14的,可以在中心城区及格线上报考人员中征集志愿;远城区岗位面试人数不足14比例的,由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商区教育局确定征集志愿的范围和方法。志愿征集信息通过市教育局政务网发布,在规定的截止日期内按笔试成绩排序补足到14后,开展面试工作。

 

29.            如何确保此次招聘考试公开、公平、公正?

答:为严肃考风考纪,笔试由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组织,武汉市纪委、监察局全程监督。面试由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选派或委托主管部门选派一定比例具备考官资格的面试考官或监督员参与,面试成绩当场公布。

市招聘办要求主管部门与招聘单位严格按制度和程序进行招聘,对在招考过程中设置歧视性条件要求或拒绝符合规定条件的应聘人员报考的,严肃批评,责令改正;在考试过程中出现违纪违规行为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对违反规定进人的,坚决予以清退,并对有关单位进行通报批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在招聘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应聘人员,取消其应聘或聘用资格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将这篇文章一键分享到: Qzone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网易微博分享 分享到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QQ书签 Google书签 Del.icio.us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